韦老师的个人空间

信息量3175

说说心理障碍2010-3-14 21:23:54

说说心理障碍

问一个学习成绩很差的学生:你会考上清华大学吗?答曰:不会。因为我很笨…
问一个平民:你想过要当国王吗?答曰:没有。因为我没有那样的能力,也没有那样好的命啊…
一个成年人说:我不撒娇是因为我已经不是一个孩子…
一个外科大夫对一个肝炎患者说:别找我,你应该去看内科…

所有生活着的人都在“能”与“不能”之间进行自我评估;
所有生活着的人都在“做”与“不做”之间进行自我选择:
所有生活着的人都在“要”与“不要”之间进行自我取舍:
所有的人都在“有所为”,同时也在“有所不为”…

正是这种不同的自我评估、自我选择和自我取舍造就了不同的人生。
——你知道自己是一个男人,那就会展现自己阳刚的男人形象;
——你认为自己是一个“笨人”,那就不会表现出“巧”的特质;
——你选择了做“好人”,那就不会成为一个“坏人”;
——你要上进,那就不会堕落…

人的自我评估、自我选择和自我取舍有“正确”和“错误”之分。
正确和错误来源于社会文化、社会道德和法律等衡量是非的标准,是因为有社会需求和别人的需求在进行评判。而你个人的需求也是对社会和别人进行评判的标准。
用自己的需求来评判自己,那么自己的一切都是正确的,都是有充分理由的,因为自己的一切思维和行为都是在为了满足自己的需求。人人都自以为是,那是因为人人都在用自己的标准来评判自己而不是用社会和别人的标准,即使是社会和别人的标准,那也是被自己接受了的、已经变成了自己的标准。只有当社会和别人的标准与自己的标准发生冲突的时候,才能产生社会批判,甚至会引发自我批判(产生心理冲突和感受到心理痛苦)。

经验构建自我。自我维护和发展产生需求。需求产生标准。标准产生是非。是非导致自我评估、自我选择和自我取舍。自我评估、选择和取舍又产生自我限制。自我限制产生自我的心理障碍。而不同的心理障碍就造就了各种各样不同的人——你不是神是因为有了“人”的障碍;你看不见其他的“门”是因为你有“已经开了的门”的障碍;你注意了“树木”,就障碍了“森林”….所以,已经“是”的、正在“做”的、决定“要”的就是在对还“不是”的、没有“做”的和“不要”的进行障碍。其实,所谓的“障碍”倒真的不是那些“不是”、“不做”和“不要”的东西,而恰恰正是那些“是”、“做”和“要”的东西——你执着于自己已经体验的、已经知道的和正在体验及想要体验的,就必然对其他的范围造成蒙蔽和障碍(不仅伤害你的东西告诉你“此路不通”,从而会对你形成你障碍;而且那些令你愉悦的东西也会“障碍”你,使你看不见其他的东西)。
执于“此”必遗其彼,执于“偏”必盖其“全”。“知”和“执”其实就是障碍。

人人都有“知”和“执”,所以,“障碍”人人都有,只是不同的人其障碍的内容和方式不同罢了。
正是特定的障碍产生了特定的个体,形成了特定的个性,造就了各种各样特定的生命存在形式。

障碍对一个人来说既是好事,也是坏事。所谓好事,是指它会象屏障一样去保护自我,使之不受伤害;所谓坏事,是指它会象藩篱一样去限制自我,使之不能自如地变化和发展。而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有利于自我的存在和发展的就是好事,不利于自我存在和发展的就是坏事(自我评判);符合社会和别人要求的就会被说成是好事,不符合社会和别人要求的就会被说成是坏事(社会和他人评判)。

障碍是一种人为制造的环境或人对特定环境及特定自我的具体认知。它的实质是人的一种特定的知识结构。
你如果想按自己的要求去改变别人,就必须要研究并打破他已经建立起来的障碍,即了解他外在的生存环境和他内部的心理环境(知识和体验),并用一种新的环境去替代他原来建立的环境(也就是用一种新的“障碍”去替代他原来的“障碍”)。
一个人若因自己的“障碍”而感到郁闷、迷茫和痛苦的时候,就是自己已经建立的障碍发生了错误而需要改变的时候。而要想自我改变,也必须首先看清自己的“障碍”所在(即自我评估、选择和取舍的具体情况和具体理由),然后再设法去否定它、摧毁它,并用一种新的“障碍”去取代它。

新“障碍”的建立需要新的理由、新的标准和新的观念。所谓的“新”,就是你以前所没有并现在希望有的。这个东西也叫需求、理想或未来。具体的操作方法就是要真正弄清楚自己到底是想要什么和怎样才能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然后就执着地去追求自己的目标,并采取正确的方法和科学的手段去实现自己的目标。一种新目标的产生就标志着一种新“障碍”的产生,一种新目标的实现就标志着一种新“障碍”的形成。
新“障碍”的产生和形成就是对原有“障碍”的否定、摧毁和替代。它也标志着一种新的自我构建的产生和形成。

“障碍”造就“自我”。改变了“障碍”就改变了“自我”。没有了“障碍”就会没有“自我”。
一个人因不知道应该往哪里去而感到迷惘的时候,会导致“自我”迷失;一个人因丧失了一切希望而对生活感到绝望的时候,会用割断和放弃一切社会联系的方式去否定和销毁“自我”。这两种情况因为是把整个社会都当成了限制自己存在和发展的东西,所以,其形成的心理障碍是一种更大的障碍。它会使人从现实生活中退却,然后自闭,从而使自己成为一个心理疾病患者;也会导致其急性自杀或慢性自杀(即退行性衰老及死亡)。解决这种“障碍”的办法就是千方百计的把他拉回到现实生活,用一种具体的、相对“小”的、人为设计的“障碍”去替代那个大“障碍”。

生命的存在需要“心理障碍”。生命的存在需要正确的“心理障碍”。生命的存在需要那些符合社会文化、社会道德和社会法律规范约束的并被自我接受、内化的、正确的“心理障碍”。
生命自我存在于社会之中。因此,生命自我的存在和发展需求必须服从于特定的社会期待(也叫社会规范或社会“障碍”)。自我“障碍”与社会“障碍”的一致是生命自我在特定的社会环境中健康存在和顺利发展的前提性条件,所以,把社会规范内化为自我规范是自我调节和心理指导的一个标准,也是打破错误的、不良的障碍,建立正确的、良性的、新的障碍的唯一的指导思想。

其实,有“心理障碍”并不可怕,真正可怕的是你不了解“障碍”,并在自己所建立的错误的“障碍”之中迷失。如果你真的在自己所建立的错误“障碍”之中迷失了,你生命自我的存在和发展因此受到了不良的影响,那你的“障碍”就成了名副其实的“心理障碍”了,那你就得赶紧去找心理咨询师谋求帮助,或去找心理医生给于及时的治疗,否则,你就是对自己生命的不负责任。

           

                                      快乐心理咨询

                                      联系电话:15538538735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 留言反馈
个人空间相关信息由系统索引库每60分钟定时更新同步,非实时数据显示